“許多人都會想和你坐名貴禮車,但你所需要的,是在名貴禮車拋錨時願意和你一起搭公車的朋友。"(美國時代百大人物 歐普拉 温芙蕾)
前幾天接到朋友小塔的簡訊,問我何時搬去北加州。就快了,我說。她說在北加州待的悶,期待我們都搬過去。說來也巧,因為先生工作的關係,夏天時會搬去舊金山,而我們那一群朋友中另一對EV夫婦也剛好同時間要搬去,加上原本就在北加州執業的小塔和其他人,一夕之間,之前共同一起打拼的七八人又重新聚在一起,像是同學會一樣。認識這群朋友,其實要多虧課業繁重,壓力頗大的紐約大學牙醫學院。那時候一個又一個的考試,訓練,病人應接不暇,大家在寒窗苦讀之際,友情也就在這紐約一場又一場的大雪紛飛中建立起來。有時分享筆記,有時複習功課,那時候甚至連吃飯我們都向餐廳一起團購,餐廳每天外送我們十來份的餐盒,就這樣送了整整一年 (因為當時的我們忙到沒時間煮飯)。我們互相幫忙,互相吐苦水,建立了非常難得的革命情感。三年前在畢業前夕,EV夫婦籌畫了畢業旅行,用周末時間跑一趟波士頓,慶祝我們即將畢業,也為即將各奔東西的我們,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
或許因為如此,我對於波士頓的印象還真是極好,覺得充滿初春的蓬勃朝氣。只能說旅伴的選擇格外重要,好的旅伴真的會讓旅行的城市大加分。
從紐約開車到波士頓,大約要四個半小時的距離。車上大家一面聊天打屁,一面抱怨發洩當牙醫學系學生的種種令人想靠北的事情,不知不覺地過得挺快。在酒店裡放了車子,第一站就先往哈佛校園前進。
波士頓號稱為美國的雅典,光是在市中心就有一百多所大學,也是美國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號稱世界第一學府的哈佛大學創校於 1636年,也是全美歷史最悠久的大學。前陣子才宣布只要能夠進哈佛,並且出示低收入戶證明,可得到全額學費免費的狀態。雖說這看似是大手筆,但哈佛其實資產相當豐厚,每年得到的捐款也列為全球教育機構的第一名,所以說拿一咪咪的資產來付學費,可以說是小菜一碟。圖下為哈佛紀念教堂。這所紀念教堂是為了紀念為第一世界大戰戰亡的校友。
校園裡的另一端,圖中的建築是麻省大會堂,也是哈佛大學裡年代最悠久的建築物之一,現為學生宿舍。哈佛大學的原始校訓為 “真理"、“榮耀歸於基督"、"為基督 為教會"三項,而後來政教分離之後,保留 “真理" 至今為校訓。
這幅立在哈佛大學的雕像是遊客到此一遊的必到之處,上面刻著 John Harvard (約翰哈佛)/Founder(創始人)/1638的字樣,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這雕像有三謊:第一謊,這雕像其實不是約翰哈佛本人,由於當時的藝術家並不知道約翰哈佛的樣貌,因此隨便抓了一位學生,穿起17世紀的衣服,充當創辦人。第二謊,約翰哈佛其實並非哈佛大學的創校者,而是當初創校時捐贈給哈佛的約翰哈佛牧師。第三謊,哈佛創校於1636年,而非1638年。很多人都會順勢去摸摸那金腳跟以求好運,但不建議,當時就讀哈佛的表弟曾告訴我說那金腳跟常常被人惡作劇在那上面小便(些許是這樣才會是金色的???!!!),所以還是不要摸的好,但當然我那些朋友還是有些不聽勸,硬是上去摸摸還拍照。
哈佛的紀念堂,是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建造,為的是要紀念不少哈佛人誓死抵抗南軍,支持廢除奴役制度,死在槍下的士兵亡魂。
靠近南邊的門和窗戶,這吊燈實在是太搶鏡了。
先前的校友大廳,讓學生可以在時常景仰這些知名校友的畫像和雕像,現在則是為學生餐廳。這場景讓我想到哈利波特。
彩繪玻璃窗也非常引人注目。
在附近紀念品店拍到的可愛哈佛小熊。題外話,當時還在哈佛念大學的表弟告訴我說,其實只要進了哈佛,成績都不會太差。教授給分通常都很慷慨,而被當掉更是難上加難的事情,當然我不確定這是否是針對每一科目都是如此了。
朝向下一個景點前進,波士頓昆西市場。入口前面經過了新英格蘭大屠殺紀念碑,為的是紀念那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被德國納粹黨屠殺的六百萬猶太人民。可別小看這紀念碑,可是得過兩個美國設計大獎 (南非建築師Stanley Saitowitz 之作)。站在這六座玻璃底下,隱隱約約可以感覺到肅穆和沉重的氣氛。
仔細往前一看,這狀似半透明玻璃,上面都是鑲著無數集中營的囚犯代號,這些人沒有名字,當人性和人權被剝奪到一定程度時,我們失去本來讓自己獨一無二的名字,變成一串串的號碼。這六個方柱上面密密麻麻,不知道是有多少號碼,多少條無辜生命拼湊而成,每一個號碼背後, 都有著一段不為人知的悲慘故事。而有幸生還者的名字,也被雕刻到上面來 (圖下黑字體的 John Polak 便被註明是集中營的生還者之一)。
在紀念碑前方,也有著一段令人深思的話,
“他們先針對的是共產黨,我保持靜默,因為我不是共產黨員。
接著針對的是猶太人,我保持靜默,因為我不是猶太人。
再來針對的是工會組織,我保持靜默,因為我不是工會組織的一員。
他們又針對天主教徒,我依然保持靜默,因為我並非天主教徒。
最後他們針對我來了,而那時,已經沒有剩餘的人為我開口和辯駁。” (路得會牧師 Martin Niemoeller)
有時候,面對不公不義的沉默不語,反而成為最大的殺手。
昆西市場建立於1824-1826年間,也是當年十九世紀之初,美國最大的市場 (昆西為當年的市長名字)。在後來也被列為美國歷史古蹟。
如果喜歡吃小吃的朋友,市場裡面可說是各式各樣的食物應有盡有,海鮮,漢堡,BBQ,麵包,等等。
最最深得我心的,是Boston Chowda Co. 那濃郁香醇的龍蝦濃湯 (得過無數獎項,還被美國”今日秀”採訪)。據說這家的蛤蠣巧達濃湯也很有名,試吃了我朋友點的,可我還是覺得龍蝦濃湯好喝,至今還是我個人喝遍美東美西的龍蝦濃湯第一名。
邊喝濃湯邊往上看,牆上掛的裝飾全都是以前在昆西市場的老商家標誌,現在掛起來反倒有種濃濃的復古風味。
往上看的圓頂裝置長這樣。
酒足飯飽之後又在附近逛了逛,離開時已經是夜晚時分。三年前的相機沒現在的好,可在金色燈光折射之下,昆西市場附近依然是十分美麗迷人的。
第二天起了早早,去附近一家知名龍蝦餐廳吃龍蝦 (可惜我現在還真想不起來那間餐廳的名字)。經過的路上恰巧拍到河岸邊的明媚風光。
有時候旅行並不需要特別去景點蒐集,這樣不經意拍下的波士頓,反而更令我想念當時一群人嘰嘰喳喳在車上大聊特聊的光景。
新鮮的肥大牡蠣,上面撒的是蒜蓉,旁邊還可以再沾更多奶油提香。
這是馬鈴薯花,切開過後外面炸得酥脆,中間鬆軟,好¬——-好———吃呀!雖說熱量肯定破表,但當時的大家都 (相對的) 年輕,哪管熱量不熱量。人多的好處之一就是可以點這種大盤的前菜。
波士頓的大龍蝦,真的是我吃過龍蝦裡面最鮮美肥大的前三名,光這外表看就是氣勢不凡,新鮮的龍蝦其實不用過多的烹煮,單吃原味就很好吃了。
離開波士頓之前,我們最後造訪了美國最古老的植物花園之一,創建於1867年的波士頓公共花園 (Boston Public Garden),後來也被列為美國歷史古蹟之一。
初春的波士頓公共花園,樹葉都長出新芽,蕩漾的湖水,配上怡然自得的鴨子,形成一幅令人心曠神怡的圖畫。
鬱金香也同時盛開綻放,我只拍了一小張,到處看到花團錦簇的鬱金香。
無意間經過的排成一直線的小鴨雕像,跟在鴨子媽媽的屁股後面,這銅像作品叫做 “Make Way for Ducklings”,來自於同名的兒童圖書,而書的背景也正好在波士頓的公共花園。
看了波士頓公共花園全景照,想到我們瘋狂大笑不止 (沿路還被人家盯),聊天聊到天南地北的那個星期日下午。慶幸在我當時的求學生涯裡面有這麼一群朋友,可以一起笑鬧,一起打拼,一起吐苦水,讓這四年的牙醫學系生涯不會那麼的難挨。我常常想,如果沒有當時念書的高壓,課業的壓力,學校的壓榨,我們或許就不會有今天的革命情感,堆砌出一輩子的友情。後來再見面,也都是在彼此的婚禮上見面,縱使許久不見,聊天也完全不會疏離,反倒是充滿許多驚喜和意外。
本篇同步發表於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