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漁夫到教宗:梵諦岡聖彼得大教堂


“你們彼此要謙卑相處。’上帝排斥驕傲的人,把恩典賜給謙卑的人。’所以,你們在上帝的有力的巨手之下要謙卑,等適當的時刻來臨時,他會抬舉你們的。 把一切憂愁都卸給他吧,因為他關心你們。”(彼得前書5:5-7)
談談彼得大教堂,首先得提他的主角:耶穌基督的門徒彼得,我個人也很喜歡的聖經人物。彼得的本行是漁夫,心口直快,有時候還多了一點衝動和沒耐心。在那個年代來說,就是一個很普通的勞工階級人員,社經地位不高的人士。這樣一個不起眼的漁夫,被耶穌選中成為祂的門徒。很多人或許會覺得耶穌很奇怪,社會上的菁英拔萃他不要,偏偏找一個無名小卒來栽培,
指望著漁夫彼得以後能幫耶穌建立教會。但這也正是令我非常感動的一點,因為耶穌的選擇並不在於彼得的聰明才幹,權力勢力,甚至彼得個性衝動曾經拿刀切下士兵的耳朵、三番兩次不認耶穌等等,耶穌從沒放棄過彼得。而彼得,在耶穌復活升天之後,於上帝的引導之下,也就真的一步步地為建立起歷史上一間又一間的初代教會。
當年那一怒之下砍下士兵耳朵,看似暴走的人士已不復見,取代而之的是一位極其謙卑和勇敢的傳教士。到最後也為著傳講福音的緣故,殉道於羅馬暴君尼祿的酷刑之下。而在天主教裡面,因此也認定彼得是第一位教宗。他屍骨埋葬的地方,就是現在你所看到的聖彼得堡底下。
雖說梵諦岡在羅馬裡面,但他其實是屬於獨立的另外一個城市,不但是天主教的首都,也是世界面積最小的國家。

義大利的建築有古典、有新穎交互融合。

梵諦岡周遭羅馬的街道,隨手拍都覺得有濃濃的歷史感,和那樹木特殊的造型相互輝映。

腳踩的羅馬街道,見證了上千年的人事物。而羅馬本身這詞彙也代表著西方世界的文明,不但是義大利的首都,也是古羅馬帝國的中心。

順便介紹聖彼得大教堂的近郊聖天使堡的照片,原本是哈德良大帝(以及之後一百年左右的羅馬君王)的陵墓,後來於中古世紀也成為城堡、監獄、以及教皇的最後一處避難所。現在則是成為人山人海的博物館。看似輝煌的地方,但在1600年左右,旁邊的河流卻是許多人被砍頭的地方(聽起來非常像權力遊戲的劇情),砍完之後頭驢就高掛在河邊,當地人就謠傳著,"聖天使堡的頭顱比市場裡的甜瓜還要多。"

來到梵諦岡的聖彼得廣場(St. Peter’s Square)。聖彼得大教堂的前身是康士坦丁大帝所造的教堂,建於西元329年。而到了文藝復興的時候,由於老聖彼得教堂實在是太破舊,因此決定重新改版升級,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聖彼得大教堂。

周圍的248個柱子,由聖彼得大教堂延伸至兩邊,代表著歡迎的雙臂,擁抱著信徒和非信徒。而在頂端則是放置了140個義大利建築師貝尼尼最喜愛的聖徒們。

廣場上吸睛的柱子(obelisk)有300噸重,原本來自於2000年前的埃及,見證過埃及、希臘、和羅馬帝國的大起大落,現在也同樣見證現今歐洲歷史,頂上有個細小的十字架。

順帶一提,進去聖彼得堡的前的隊伍都是長而又長,要不就一大早來排隊,要不就得等傍晚四五點的時候過來。

門口的標示非常好笑,是說有誰會想穿比基尼來看聖彼得大教堂?但不只這樣,短褲、迷你裙和無袖上衣一律禁止。

繼續排那天長地久的安全檢查隊伍,古色古香的吊燈看起來非常有質感。

一邊排隊一邊會經過的Maderno’s Façade,米開蘭基羅之後被教宗指派來修建的建築師,眼前的雕像是聖保羅。但據說這一面是當年的教宗最不滿意的一面,或許是Maderno並沒有照著米開蘭基羅的規格來走。

最後逛一圈來到外面,剛好碰到瑞士的士兵,五彩繽紛的制服是最辨識度的指標,據說也是米開蘭基羅設計的。

雖說背光,但這邊看出去就是剛剛看到的聖彼得廣場,包括剛剛的在內。小小的梵諦岡城市,以教皇為他們的至尊領導者。梵諦岡不但有獨立的郵局、守衛,甚至連歐元也都特別製作,不過很難得看得到就是了,據說是還沒流傳出來就已經被許多收藏家給高價買走了。

金碧輝煌的走廊。

在等候許久之後,終於踏進聖彼得大教堂的大廳,高挑的天花板配上雄偉的柱子,據說這些柱子是從第四世紀遺留下來的。

地板上擺著聖彼得大教堂的尺寸,而全部的長度也是世界上最大(之後建造的教堂都以這數字為基礎,不能超越它),最遠兩端的全長可以放得下兩個美式足球場。

估計應該是彼得的畫像。

每個樑柱都非常精緻,連天花板上的壁畫也都精緻不已。

米開蘭基羅的大作"聖殤"(Pieta),在完成的時候他才24歲,這座雕像比我想像中來的更小。聖母瑪利亞抱著耶穌已經冰冷的身體,用那哀淒萬分的母愛神情訴說了一切。而耶穌身體的角度也可以讓人感受到祂的重量,據說米開蘭基羅都是在考究人類屍體才能學到如何複製這些身體肌肉的角度。而這也是米開蘭基羅唯一有親筆簽名的作品。至於為什麼會有防彈玻璃裝置?聽說1972年有人拿著槌子衝進聖彼得大教堂,狂敲狂擊這原版雕像,雖說後來有恢復,但為了以防日後有心人的重蹈覆轍,因此決定保護起來。

連小天使的手和臉都非常逼真。

繼續往著主要聖壇前進,而據說教皇若身在梵諦岡時,禮拜天也會時不時地來講道,公開給眾人來聆聽。這裡也是許多天主教重要官方活動的舉辦地點。

當時在蓋這座教堂的目的,就是為了造一座歷史上最顯赫的教堂。但也因此動用許多人力財力,導致教會開始發放贖罪卷,宣稱只要藉由捐獻這些香火錢,買這些贖罪卷就可以上天堂,其實這和聖經的教導背道而馳。教會的貪汙情況也越來越嚴重,導致後來於1517年馬丁路德興起新教叛變,成立現今所熟悉的基督教,而之前的舊教則被稱之為天主教。

來到彼得的銅像面前,這座銅像是從舊彼得教堂留下來的,一手拿著鑰匙,代表著耶穌所賜與他的權柄。彼得之前的名字其實叫做西門,但耶穌選中他之後,將他改名為彼得,原名又做"磐石"的意思。許多人來雕像前面都會親它的腳以示敬意,但我個人覺得相當不衛生,還可能會感染疾病,因此建議最多摸摸就好,摸完趕快用乾洗手擦一下,要想誰知道那雕像每天被上千個人的手和嘴接觸過有多少細菌呢?

這是貝尼尼特別建造七層樓高的銅製建築,圍繞著彼得長眠逝世的地點。貝尼尼被譽為巴洛克時代的米開蘭基羅,而聖彼得大教堂裡面的大部分裝潢設計都是來自於他。從窗戶、樑柱、雕像、到步道等,都是他的設計。

當然除了這圓頂以外。這圓頂是出自於米開蘭基羅的巧手,那時他已經七十幾歲了。有著從外面照射進來的自然光線。據說原本的設計比現在看來更為低調一些,但最後決定為了抵制日益興起的新教基督教,要用更誇張榮華的方式來詮釋天主要的威權和尊嚴。

來到另一端繼續觀看貝尼尼的大作,鴿子窗成為吸睛的重點,象徵著聖經裡所提到的聖靈,旁邊被金箔的雲彩和天使環繞。下面的銅座則被稱之為"彼得的寶座",代表著教皇的權柄,用來暗示主教們應該要繼續支持教皇,抵制新教的崛起。

另一位教宗亞歷山大七世的墓碑,同樣出自於貝尼尼之手,也據說是巴洛克時代最偉大的陵墓。跪著的亞歷山大七世被四位女士支撐住,其中兩位的名字分別是"真理"和"慈善"。

大理石的柱子也要放上雕刻。

聖彼得大教堂即便是金碧輝煌,在我眼裡卻和我所認識的耶穌有些距離。這些變相的歌功頌德,大張旗鼓,和那放下一切尊貴榮華,只為了來這裡親近社會各個階層的上帝兒子耶穌,似乎不太搭調。我看到的是羅馬天主教的鋪張奢華,卻反倒有點難以看到那位謙卑、愛神愛人的耶穌在裡面。

現今的聖彼得大教堂其實當年是尼祿的馬戲場,以戰車、動物和gladiators 來擊殺基督徒以娛樂羅馬人,而除了慘死之外,有時也用以十字架的酷刑。彼得臨死前曾說,他不配和耶穌一樣被釘上十字架,如果一定要釘,就倒著釘吧!因此他最後也真的以倒釘在十字架的方式離世。這簡單的一個在門上的雕像,卻反而比教堂內的各個裝飾都更令人感動。我看到的是一個平凡如你我的漁夫,單單的跟隨耶穌,常常犯錯,卻在耶穌眼睛被看為無可取代,視為至寶的彼得。或許上帝的法則就是超乎人類的邏輯,總是揀選並祝福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卻滿懷謙卑的人,使一位平凡的漁夫,蛻變成為勇敢的傳教士,我認為,這才是梵蒂岡最感動我的地方。

(以上歷史資料來自於維基百科和Rick Steves的羅馬旅遊書)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留言

  1. 「許多人來雕像前面都會親它的腳以示敬意,但我個人覺得相當不衛生,還可能會感染疾病,因此建議最多摸摸就好,摸完趕快用乾洗手擦一下,要想誰知道那雕像每天被上千個人的手和嘴接觸過有多少細菌呢?」
    很多事藏在心裡面就好,不要公開講出來。既然是當地文化,就給予尊重。您覺得不衛生甚至公開評論,我是覺得有點冒犯到當地的人士。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