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美國文化面面觀:ABC vs. 小留學生



"陌生的城市啊!熟悉的角落裡、也曾彼此安慰、也曾相擁嘆息,不管將會面對什麼樣的結局。在漫天風沙裡望著你遠去,我竟悲傷得不能自己,多盼能送君千里直到山窮水盡,一生和你相依。"(歌詞來自"飄洋過海來看你")

前幾天看到一篇文章(註1),差點把我笑死。這篇文章由一位假ABC真小留學生撰寫,本身用字遣詞非常簡單易懂,英文程度尚可的人也可以來看一下,但最主要探討的還是台妹迷ABC,一見到立刻想要衝上去。該名小留學生還說,他的朋友(雖說是他朋友但我也是偷偷懷疑會不會是他本人)因為在夜店吃得太開,一開口那英文腔就迷死多名西餐妹,導致最後感染Chlamydia性病。在這裡Dr. Phoebe還是鄭重提醒各位,出去玩還是要做好保護措施,情感與理智之間要拿捏得宜,以免得病害了自己。
但這讓我身為一個小留學生,又嫁給一個ABC的人有著許多省思。想當年姐在青春無敵的年代時(捻痣毛),曾信誓旦旦的說,打死也不會嫁給一個ABC。對我來說,ABC這類外黃內白的香蕉人,充其量就是失根的蘭花兒,很難跟他們有任何的共鳴,對我來說一點吸引力也沒有。我要一個會陪我看周星馳的電影,陪我逛夜市喝珍奶吃小吃,跟我有文化共鳴的男人。不過後來當然是自打臉打到瘀青,我嫁了這個ABC,就是一個中文聽不太懂(除非是我在說他壞話,他好像就全聽懂了),筷子不會拿,只拿叉子,看不懂周星馳,吃的口味也非常西式的正港香蕉人。
這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啟示,就是做人千萬不要太鐵齒。你打死說不嫁的人,上帝就會想辦法讓你嫁給他。所以那些想嫁進豪門的妹妹們,趕快去許願嫁個窮小子吧(誤)!
回到正題,我看完那篇文章,決定以小留學生的觀點和大家分析一下局勢(以下純個人不負責任觀察)。如果你是對和ABC男談場戀愛有著憧憬的女生,整天聽他們you know來you know去,那請你千千萬萬一定要看這一篇。我知道小留學生和ABC有千百種(事實上我自己本身就是小留學生,也是ABC,囧),但為了方便大家區分,這裡指的ABC是在米國土生土長,而不是像我這樣台灣美國兩邊跑的人。
到夜店遇到講話洋腔洋調的男生,不一定就是ABC。事實上,更多可能會是小留學生。小留學生通常長大於台灣,可能來米國唸個幾年書,回台灣就馬上身價上漲。事實上,搞不好他們講英文還有腔調,文法錯誤百出,來米國求學時,晚上也只會看康熙來了(雖說後來被停掉了),交的朋友也就只有華人圈的人。但大多數的小留學生,家人都還在台灣。去美國除非真的大紅大紫,拿到一個屌到不行的工作(比如混進天龍國當工程師),不然都是打著"念幾年書、喝幾年洋墨水好讓我在台灣拿的薪水可以高一些"這樣的基調。終究,家人父母、朋友手足都在台灣,還是會落葉歸根回台灣定居、找伴。如果不想離開台灣,或只是想找個洋腔洋調的男朋友,講話還會烙幾句英文讓你威風威風(雖說我真的不知道威在哪裡),那們你可以考慮小留學生比較快。在台灣夜店遇到的機率也相對高。
如果少部分真的大紅大紫在米國住下來呢?那這些人的身分則會變成美國移民。除非親友介紹,或你打算親自來這裡找(?!),這類人士在台灣的出現率會低一些。畢竟萬一又搞個綠卡坐個移民監,頂多就是一年回去一趟,運氣好些兩趟。這區塊的人有時會覺得兩個文化都熟悉,但又不全然屬於兩邊。可能會看美劇、關心美國政治(畢竟開始在這裡繳稅,要不關心這裡也難)、看美式足球等等,可另一方面會關心台灣選舉,偶爾看看一把青或是瑯琊榜,思鄉時就自己在家做做排骨飯或是鹹酥雞。他們會盡孝道,放不下爸媽,但也會對自己的權力有所捍衛,在台灣看來思想開放自由,在美國人看來思想保守,總之就是(相對來說)平衡遊走在中西文化之間的人。
接下來來聊聊土生土長的ABC。我在念大學的時候,其實身邊80%的亞洲男生都是純種的ABC。他們在美國長大,父母可能是第一代或是第二代的新移民。但因為父母努力打拼省吃儉用,很多人長到大學還沒出過美國,甚至是出過加州一步(我指加州是因為我在這裡念大學,隨便其他州的情況應該或有不同)。因此對台灣或是亞洲的印象,幾乎就是從父母或祖父母那一輩的來。而多多少少,也是有一點輕蔑的意思,雖說並不是說每個ABC都是如此,但很大一部分我所遇到的ABC們,都有這種"美國強、美國妙、美國呱呱叫!"的民族優越感,而他們對於亞洲的版印象都是從父母而來,不外乎是講話很大聲、殺價很用力、愛搶著付小費、菜餚雖說不知道從哪裡來但好吃得要命、等等。
面對父母的亞裔文化以及美國的在地文化衝擊,這類的ABC們,會有兩種反映:一種人是完全拒絕父母的背景。他們討厭屬於亞洲的一切,渴望與原生家庭的文化切割,立志要做個完完全全不帶任何亞裔色彩的美國人。這類型的ABC常常所住的區域就是以非亞裔人為主,或者是他們是第三四代新移民,但在交朋友或是挑選伴侶時,並不會特別偏好亞洲人、或是亞洲女生。反而會比較傾向於他們熟悉的文化,或者是非亞裔的女生。
另一類的ABC們,則會接受一部分父母的原生文化,特別是長大於華人區(比如洛杉磯的雅凱迪亞區、紐約的法拉聖等等)的ABC,很多時候,他們被父母逼著去念中文學校,放學後和他們再一起混的也是小留學生,一起喝一杯美金五塊錢(台幣150)的珍奶、一起聽周杰倫和蘇打綠,一起嗑雞排。可能小時候還去過台灣兩三趟,對台灣的臭豆腐念念不忘這樣。如果真要挑ABC,這類的ABC們,我認為是比較好切入的族群。因為會對於台灣文化有好奇且不排斥。另一方面,他們的父母通常也相對傳統,而面對兒子要娶正港的台灣媳婦這件事情,通常會是興奮又鼓勵的(覺得以後孫子能夠學中文這樣)。
有人說和ABC交往,他們大都溫柔又體貼,又會幫你開車門又會幫你夾菜。這點我不得不…承認XD。但我認為也是要因人而異,對你溫柔體貼,但背地裡暗自劈腿的範例也是常見。幫你開車門也可能同時替其他女生開車門。對你大方熱情,卻少了一點含蓄的成分在,到底好不好,也是很難說。但不論交往的狀況如何,在要論及婚嫁的時候,各位姊妹最好要有心理準備,就是除非你的ABC是個外派、剛好在台灣無限期的工作,不然的話,你很有可能必須要離開娘家、遠赴他鄉。
這是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大部分的ABC重心都放在美國,叫一個根本連中文當講不好的人來台灣工作也實在不通,除非他無所事事,不介意來台灣教美語,否則大部分的ABC通常在美國都有自己的工作。大部分的情況就是女方放棄台灣的工作(除非你的工作是自由業,到全世界任何地方都可以工作),連根拔起,陪老公來美定居。乍聽之下似乎是在美國當貴婦,但其實比較像來美國當主婦。美國台灣的生活相當不同。除非你住的是幾個美國大城市(比如紐約、舊金山市中心、芝加哥等等),不然有些地方都多少有點洪荒之地的味道。想買東西吃得開車半小時到超級市場,距離你最近的華人超市則要開車一小時。沒有24小時便利商店、沒有夜唱或是KTV,你的生活就有點像慾望城市最後倒數兩集,凱利為了俄羅斯籍男友放棄工作,整天在巴黎遊手好閒等他下班回家這樣。只不過美國不是巴黎(廢話!),而你的世界會忽然剩下超級市場和家裡,這兩個地方而已。不折不扣,你成為美國的外籍新娘。
找個工作,在諾大的美國也是不容易。即便你在台灣有原先的專業(比如醫生、律師、會計師、老師等等),來到美國通通得砍掉重練。若沒有專業的情況,可能就只是打打零工打發時間。沒有熟悉的朋友、沒有呼朋引伴的姊妹淘去喝東區的下午茶,跟老公吵架沒有娘家可回(總不可能一任性就訂機票回台灣),尤有甚者,那些繞著老公而轉的人生,或許曾經你是嗤之以鼻,現在卻變成你每日的呼吸。
真愛無敵,沒有甚麼東西是不能克服的,只是看你願不願意付上代價而已。這樣的生活,有好也有不好。有些人嚮往、有些人懼怕。我並不是唱衰,也沒有鼓勵。畢竟愛上誰不是誰能控制的,詳細的剖析現實層面,讓你在撲上去那個ABC之前,可以想一下、考慮多一點,再決定這個男人是否是真的值得你放下娘家、朋友、工作,為他重新開始?當然,如果你的ABC剛好是萬裡挑一,打著燈籠都找不到的絕世好男,又剛好有那迷死人的英文腔,為他放下一切你也甘之如飴,

那麼歡迎你,加入ABC人妻的行列。


留言

  1. 偶然看到你的網誌,赫氏古堡的部分幫了我很大的忙,謝謝啦~
    跟老公吵架沒有娘家可回->這句看到瞬間就想哭了。
    外籍新娘如果不像你是個一半的ABC,真的很辛苦。
    而且老公根本不覺得離鄉背井天翻地覆還要用英文生活有什麼難的時候。

    回覆刪除
    回覆
    1. (拍拍)外藉新娘真的不容易啊!很多人羨慕那些能嫁來米國的女生,可其中要付出的犠牲和代價又有多少人能真的了解?

      刪除
    2. 不能吃到台灣美食就是最大的代價了,簡直要命T_T

      刪除
    3. 沒錯!只能盯著大家狂po的歹丸美食發呆,超級落寞的~~~

      刪除
  2. 文章好生動~~~ 目前有認識幾個ABC
    個人完全無法心動阿QQ

    回覆刪除
    回覆
    1. 沒有關係!這樣就不用離鄉背景當個外籍新娘惹XD

      刪除
  3. 我有點好奇,ABC的男性在非亞裔女性裡面也吃的開嗎?感覺歐美裔的女性一般好像並不覺得他們有吸引力(我的刻板印象)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的感覺也是沒那麼吃得開...除非是在這裡土生土長的亞裔男性比較有可能......

      刪除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