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的探索大自然,然後,你就會所有的一切有更深層的了解。” ¬(愛因斯坦)
有些地方,不用任何人告訴你,你就會不自覺的感動,讚嘆。你會猜想,是誰或是甚麼力量可以把一個自然界的景觀打造得如此美麗,如此壯觀。然後,你會不自覺地感覺到自己身為人類的渺小與卑微,但同時,你也會感到豁然開朗。彷彿之前所煩惱擔心的所有事情,好像都沒那麼重要了。在如此壯麗山河之前,你真的只是一個小小的探索者而已。
亞利桑那州的羚羊山谷,就是這麼樣的一個地方。在這裡,我彷彿走進國家地理頻道裡面,看著雄偉的岩壁,我真的不敢相信,這裡是地球。羚羊山谷是我聽在地朋友告訴我的。他說,”大峽谷不去沒有關係,但羚羊山谷一定要去。” 後來在網路上參考幾張照片,立馬就決定說甚麼也要排入行程裡。羚羊山谷位於美國西南部,幾乎是介於猶他州和亞利桑那州的邊境之間,距離洛杉磯有八個鐘頭的路程。
羚羊山谷又分為上羚羊山谷和下羚羊山谷,兩個分開的地點,景觀也截然不同。若是有時間,很建議大家兩個景點都參觀,下羚羊山谷我下篇再介紹,而這篇則是主要分享上羚羊山谷 (大部分網路上打出羚羊山谷,都會跳出上羚羊山谷)。
羚羊山谷位於印地安人的保護區,因此不能擅自闖入,唯一的方法是報名當地的團體,再由當地的印地安人帶你進去導覽。這次參加的團是 “Antelope Slot Canyon Tours”,其實參加哪個團都無所謂,只要能帶你去目的地就行了。當時坐在後座,這讓我想到不折不扣的 “載豬仔車”。
上羚羊山谷一直都是人潮不斷,即便我們去的是陰天,依舊是人擠人。
一進門,歡迎我們的是這番美景,岩石上的紋路非常清晰。在印地安語裡面 “上羚羊山谷”代表的意義就是 “水流入岩石之地”,用來形容這樣的美景奇觀。
陰天晴天各有不同的美,晴天的色彩較鮮豔,可也比較容易反白曝光。陰天色彩可能稍微少一點,但至少不易曝光,整體照片顏色比較飽和。
上羚羊山谷基本上沒有坡度,進去之後完全是在平地上面走。在我看來不管年長者或是小孩都沒有問題,唯一硬要說一個缺點的話,大概是遊客很多吧 ! 好在陰天依舊能拍出暗紫和暗紅的色調,非常美麗。
砂石的紋路很像骨架一般,讓我想到人體的脊椎。
基本上只要光線調好,色調飽和度抓對,在羚羊山谷不會拍到難看的照片,每一張照片都像一幅明信片。
至於狹縫行山谷的形成,最主要是因為日積月累的砂石侵蝕,包括颶風,暴雨引起的水災,流入谷底。久而久之,就形成4000英尺 (約1.2公里)高的峽谷。
造訪羚羊山谷的最佳時機為夏天的正中午,但基本上三月底到十月初的正中午都可以看到很多層的顏色。若是冬天造訪,又或者是清晨或黃昏,光線不夠強,峽谷裡面的顏色就反射不到了。
螺旋狀的山谷令人印象深刻,也因此讓上羚羊山谷有個 “螺旋山谷” 的綽號。
拍一張寫實的照片,我們去的時候是十月中旬,卻還是滿滿的人潮。導遊說這樣的人潮已經算少,若是夏天肯定是被擠得水洩不通。所以當天就跟著人潮走來走去,然後聽一堆人被不同的導遊罵來罵去,因為很多不聽話的人會亂跑。
但即便人擠人,一看到這讓人讚嘆不已的美景,覺得心中充滿感恩。若是你有人群恐懼症,那建議去 “下羚羊山谷” 會比較適合。
帶我們進峽谷的是一位開車技術很恐怖的印地安大媽。我們坐在”載豬仔車” 上時,極度嚴重懷疑導遊是不是和其他團體在飆車尬車技之類的,路途顛波也就算了,但不知道被甩尾多少次的我們還是吃了一大口的沙。眼睛鼻子耳朵包包裡面,滿滿都是沙子。非常非常的特別的經歷。我終於了解中東婦女為什麼包頭到腳包得像粽子,因為沙石滿頭的狀況真的不好受。
但是,撇開開車技術跟餵客人沙子不談,這位印地安大媽超熱心,人又好。一直不斷地幫我們勘景,取景,甚至還直接幫我們拍照。在拍之前都會交代相機要調好,包括 ISO,白平衡,顏色,對比等等。圖中羚羊山谷版本的 “我的一顆心,獻給一個人”,就是出自大媽之手。(抱歉Dr .Phoebe今天一直在點播老歌,年輕的弟妹們忍耐一下,過幾天換點播嘻哈音樂給你們。)
印地安大媽說這左手邊岩石的形狀很像一隻小貓在親右手邊的一隻大狗。
岩石的顏色很多,以折射的遠近而有所不同。
2006年時的一場水災,導致36小時中羚羊山谷完全被淹沒。導遊用手電筒照出來的浮木,就是從十年前的水災中遺留至今的。那場水災對當地人來說是一個難忘的傷口,大媽導遊說她有整整一年多都不敢回來這裡,怕一回來就觸動令人難過的回憶。
大媽導遊說這個石像是美國國父喬治華盛頓的側臉照。
在羚羊山谷裡往上拍,原則上只要不過分曝光,都可以抓到很美的照片。
層層的砂石堆疊,看起來像一座座的小山。
精雕細琢的羚羊山谷,完全述說了造物主的創意和巧思。每一個角落,每一個紋路當像是被祂親自觸摸過一般,獨一無二。
羚羊山谷裡的路並不長,即使想駐足良久也因為其他旅遊團也在,有時間限制所以得匆匆離去。這是我們所看到的出口。
放上一張背影照來當比例大小,你就知道羚羊山谷有多雄偉了。短短一個小時的導覽,讓你踏進國家地理頻道裡面。羚羊山谷,真的是一生一定要去一次的秘境。
上羚羊山谷一直都是人潮不斷,即便我們去的是陰天,依舊是人擠人。
一進門,歡迎我們的是這番美景,岩石上的紋路非常清晰。在印地安語裡面 “上羚羊山谷”代表的意義就是 “水流入岩石之地”,用來形容這樣的美景奇觀。
陰天晴天各有不同的美,晴天的色彩較鮮豔,可也比較容易反白曝光。陰天色彩可能稍微少一點,但至少不易曝光,整體照片顏色比較飽和。
上羚羊山谷基本上沒有坡度,進去之後完全是在平地上面走。在我看來不管年長者或是小孩都沒有問題,唯一硬要說一個缺點的話,大概是遊客很多吧 ! 好在陰天依舊能拍出暗紫和暗紅的色調,非常美麗。
砂石的紋路很像骨架一般,讓我想到人體的脊椎。
基本上只要光線調好,色調飽和度抓對,在羚羊山谷不會拍到難看的照片,每一張照片都像一幅明信片。
至於狹縫行山谷的形成,最主要是因為日積月累的砂石侵蝕,包括颶風,暴雨引起的水災,流入谷底。久而久之,就形成4000英尺 (約1.2公里)高的峽谷。
造訪羚羊山谷的最佳時機為夏天的正中午,但基本上三月底到十月初的正中午都可以看到很多層的顏色。若是冬天造訪,又或者是清晨或黃昏,光線不夠強,峽谷裡面的顏色就反射不到了。
螺旋狀的山谷令人印象深刻,也因此讓上羚羊山谷有個 “螺旋山谷” 的綽號。
拍一張寫實的照片,我們去的時候是十月中旬,卻還是滿滿的人潮。導遊說這樣的人潮已經算少,若是夏天肯定是被擠得水洩不通。所以當天就跟著人潮走來走去,然後聽一堆人被不同的導遊罵來罵去,因為很多不聽話的人會亂跑。
但即便人擠人,一看到這讓人讚嘆不已的美景,覺得心中充滿感恩。若是你有人群恐懼症,那建議去 “下羚羊山谷” 會比較適合。
帶我們進峽谷的是一位開車技術很恐怖的印地安大媽。我們坐在”載豬仔車” 上時,極度嚴重懷疑導遊是不是和其他團體在飆車尬車技之類的,路途顛波也就算了,但不知道被甩尾多少次的我們還是吃了一大口的沙。眼睛鼻子耳朵包包裡面,滿滿都是沙子。非常非常的特別的經歷。我終於了解中東婦女為什麼包頭到腳包得像粽子,因為沙石滿頭的狀況真的不好受。
但是,撇開開車技術跟餵客人沙子不談,這位印地安大媽超熱心,人又好。一直不斷地幫我們勘景,取景,甚至還直接幫我們拍照。在拍之前都會交代相機要調好,包括 ISO,白平衡,顏色,對比等等。圖中羚羊山谷版本的 “我的一顆心,獻給一個人”,就是出自大媽之手。(抱歉Dr .Phoebe今天一直在點播老歌,年輕的弟妹們忍耐一下,過幾天換點播嘻哈音樂給你們。)
印地安大媽說這左手邊岩石的形狀很像一隻小貓在親右手邊的一隻大狗。
岩石的顏色很多,以折射的遠近而有所不同。
2006年時的一場水災,導致36小時中羚羊山谷完全被淹沒。導遊用手電筒照出來的浮木,就是從十年前的水災中遺留至今的。那場水災對當地人來說是一個難忘的傷口,大媽導遊說她有整整一年多都不敢回來這裡,怕一回來就觸動令人難過的回憶。
大媽導遊說這個石像是美國國父喬治華盛頓的側臉照。
在羚羊山谷裡往上拍,原則上只要不過分曝光,都可以抓到很美的照片。
層層的砂石堆疊,看起來像一座座的小山。
精雕細琢的羚羊山谷,完全述說了造物主的創意和巧思。每一個角落,每一個紋路當像是被祂親自觸摸過一般,獨一無二。
羚羊山谷裡的路並不長,即使想駐足良久也因為其他旅遊團也在,有時間限制所以得匆匆離去。這是我們所看到的出口。
放上一張背影照來當比例大小,你就知道羚羊山谷有多雄偉了。短短一個小時的導覽,讓你踏進國家地理頻道裡面。羚羊山谷,真的是一生一定要去一次的秘境。
上羚羊山谷小資訊
導覽官網:http://www.antelopeslotcanyon.com/
門票:光線最好的時段10:30am 和1:00pm 是$58(光線最好時間為夏天的11:30am-2:30pm),其他時段則為$48
地址: 55 S. Lake Powell Blvd. Page, AZ 86040
開放時間:一個禮拜七天都有開放,導覽時間為8:30am 第一團到5:00pm最後一團
導覽官網:http://www.antelopeslotcanyon.com/
門票:光線最好的時段10:30am 和1:00pm 是$58(光線最好時間為夏天的11:30am-2:30pm),其他時段則為$48
地址: 55 S. Lake Powell Blvd. Page, AZ 86040
開放時間:一個禮拜七天都有開放,導覽時間為8:30am 第一團到5:00pm最後一團
延伸閱讀:羚羊峽谷全攻略、馬蹄灣和鮑爾湖、上羚羊峽谷、下羚羊峽谷、布萊斯國家公園、天使的降臨山、錫安國家公園朔溪行、錫安國家公園最終章、大峽谷國家公園全攻略、爬進大峽谷(上)、爬進大峽谷(下)、美國國家公園全攻略、加州尖頂國家公園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