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個地方像倫敦一樣。"(知名設計師Vivienne Westwood)
在法國貝葉小城的時候,我們在下榻的民宿裡遇到一對從英國來的中年夫婦,他們早上點了熱呼呼的英國茶,一邊和我們攀談接下來的行程。當得知我們要去英國的時候,則是非常興奮的問我們要去英國哪裡?打算待幾天?這時我和C兩人對看一眼,唯唯諾諾的說出這次只有待個五天四夜左右,這時我明顯得注意到那對英國夫婦的笑容慢慢的變僵,最後只得文質彬彬,皮笑肉不笑的說,
"四五天是嗎?唉!那是真的不夠呀!"
用四五天玩英國,的確只能玩到一點點皮毛中的皮毛而已。但我不好意思跟他們說,美利堅共和國一年給的假期實在有限,我們不像歐洲人們有幾個月的假期,而是必須在兩個禮拜之內盡速玩完回美國,因此只能既迅速又有效率探索這個城市。不過我也承認他們說的,四五天看英國真的很趕,我們真正在倫敦的時間被壓縮到一天半左右。一方面我告訴自己,我總有感覺這不會是我們最後一次去倫敦,以後還會回來。因此,這趟倫敦一日遊,純粹就安排自己想玩想看的前五名,沒機會造訪深度的景點,就只能等下次回來了。
從西敏寺做完禮拜之後,我們走到大笨鐘代表的國會大廈(又名西敏寺)前面拍照。國會大廈從過去一千多年以前都一直是英國政治權力的核心,代表的也是人民的聲音。這次因為是禮拜天去造訪而沒能進去參觀,已經列入下次必須參觀的名單裡面。
國會大廈對面便可以看到倫敦眼,根據Rick Steves所說,是倫敦對於巴黎建造艾菲爾鐵塔的回應。
在我們前往白金漢宮的路上,來充當觀光客和紅色的電話亭自拍一下。順帶一提,那門不是普通的重,必須努力用腿踢開,旁邊有人一邊扶著門才能拍到開門的照片。
看了代表人民的國會,接著來到代表皇室的白金漢宮,同時也是英國女王執行政務以及居住的地點。據說之前的占地並沒有如此的廣,詹姆士一世在17世紀時曾為了他的桑樹園而另外買下白金漢宮附近的地,為了方便他養蠶(沒錯,就是我們以前國小時期必須養的蠶寶寶)。下圖為維多利亞女王紀念碑。
金碧輝煌的大門。
我們到的時候正好遇到換崗儀式的結束。
白金漢宮廣場上的人潮遊客眾多,據說裡頭有七百多間房間,
旁邊的獅子雕像令我印象深刻,也是維多利亞女王紀念碑的一部分。
沿途所看到的馬匹,許多遊客也紛紛跑來跟牠合照。
往特拉法加廣場Trafalgar Square的方向前進,該廣場也曾經因為曾被數百隻鴿子占據而被稱為鴿子廣場。中間的柱子則是納爾遜紀念柱。
走在路上所拍到的燈台裝飾也非常的有古典氣息。
具有倫敦代表性的紅色公車非常搶鏡。
往北走的隨走隨拍,只能說倫敦的城市風情太強烈,隨便拍出來都是一張明信片。
一直朝北走,我們來到了大英圖書館,也是目前的英國國家圖書館,這裡也意外的成為我在倫敦最印象深刻,也最喜歡的景點之一。
大英圖書館是免費進入,裡頭的收藏包括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手稿、愛莉絲夢遊仙境的原版、早期聖經、甚至是擁有八百多年歷史,也改變西方國家歷史的大憲章Magna Carta。
圖書館的大廳,非常的氣派。
所有的收藏都放在Sir John Ritblat Gallery,雖說是免費參觀,但在裡頭不能拍照。到最後還看到各個音樂家的手稿,包括莫札特、貝多芬、韓德爾,又或者是更近代的披頭四親手畫著五線譜音符的手稿,像是在英國的文學史裡走一遭一樣,我認為非常值得一看。
排在今天最後的重頭戲則是舉世聞名的大英博物館,也可說是人類歷史的百科全書。其實在這裡可以一個星期都逛不完,但由於我們只有半個下午的時間,因此只抓出古埃及藝術、亞述藝術、以及古希臘藝術三個地方的重點。
首先進來的是The Great Court,下圖中間的圓形讀書間是馬克思撰寫有關於共產主義文章的地方,同時也是他的大作"資本論"誕生的地方。
埃及、亞述、和希臘文化剛好都陳列在第一樓,而這些文明維持的時間也異常的長久,很難想像一千多年都是同一個朝代的模樣,可對古埃及來說就是如此。礙於篇幅關係,我只抓出幾個比較印象深刻的藝術品或文物來和各位分享。
首先看到的是羅塞塔石碑 Rosetta Stone,造於西元前196年,於1799年從埃及的沙漠中掘出,在歐洲造成一股轟動。
同一句話由三種不同的語言來翻譯,也是藉由這塊石碑,讓原本無法破解的語言得以用另外兩種語言來理解。
接著在古埃及區會看到許多雕像,包括下圖赫赫有名的Ramesses II,同時也是在聖經中和摩西對峙,不肯放以色列人出走,最後導致埃及受到上帝降下十災的法老王。順帶一提,十個災難的最後,是摩西帶領以色列人跨過紅海,而Ramesses所送出的追兵則被紅海的海水剿滅。這故事的宗旨告訴我們千萬不要想著和上帝為敵,否則會賠了夫人又折兵。
埃及人認定許多動物都有神性,比如下圖的Arum就是神中之王,就是以公羊代表。
接著來到埃及文化中不得不看的木乃伊。若要製造木乃伊,得將其內臟挖出,但得留下心臟,在將這些內臟用天然碳酸鈉Natron曬乾,然後將它從頭包到腳,如下圖的模樣。兩千年過後,便是下圖看到的完好模樣。
木乃伊會被放在木頭的棺材裡面,另外再放到石頭的棺材中,最後才放入墓穴中,有點像俄羅斯娃娃的概念。
精緻的棺材上面也畫了許多當代的文字圖形。除了人類木乃伊之外,也有幫動物做成的木乃伊,好跟隨主人一起被保留下來。
拐個彎看到的磁磚壁畫。
接著來到古希臘的殿堂,同時也是西元前500年的黃金鼎盛時期,也為西方文化奠定下了不可抹滅的基礎,包括民主、文學、數學、哲學、科學、美術、建築等等,很多都取自於希臘文化。而其中最有看頭的,便是西元前450年的帕德嫩神廟。
1800年初期的時候,英國大使命令他的人到希臘的帕德嫩神廟,一片一片的切割下來,帶回英國,成為左右兩旁的展出。這同時也是原本帕德嫩神廟的外為裝飾。希臘政府當然抗議,不過英國政府則認為他們幫助希臘保留一大部分的文化藝術。
臨走之前快閃一下亞述人的文化藝術,也是現在伊拉克的始祖,中東在西元前的大國,以強而有力的軍隊聞名。同時也被稱之為"東方的羅馬。"
我們一直待到快要閉館時才出來外院,不然真的可以再待兩三個小時都出不來。
回程的途中,我們經過了聖詹姆斯公園。方方正正的外圍,和林蔭步道,讓我想起了紐約的中央公園。
中間的湖泊可以看到倫敦眼。曾被亨利八世買下,後來查理二世又重新翻修,並開放給大眾,邀請賓客帶著小三情婦們來這裡玩耍。
離開公園時無意間拍到慢慢變成金色的夕陽。在逛完倫敦一整天,我告訴C,那對英國夫婦是對的,四五天真的看不完英國,或許連倫敦也看不夠。不過也是在這短短的一天半中,歷史文物的洗禮、有效率的城市步調、外加無障礙的語言,讓我徹底愛上倫敦這個城市,並告訴自己,I shall return。
(歷史資料來自於維基百科和Rick Steves Great Britain旅遊書)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