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亞裔大不同

"我曾經跟很多非亞裔交往過,而讓我很煩躁的一件事情,就是我必須要不停地向他們解釋為什麼豆類是該被放在甜點裡面的。"(Ali Wong)
Z是我在天龍國朋友的小孩,目前念三年級。Z的父母從小移民來美,兩位都是碩士,同時也是在美國第二代的台灣人。雖說這聽起來很威,但是在天龍國其實稀鬆平常(延伸閱讀:舊金山天龍國文化)。Z的朋友們有著五花八門的背景,包括法國、印度、加拿大、中東等,宛如一個小聯合國。但是Z跟我說她不喜歡班上的強國人,說他們在一起都只會講中文,不會說英文。即便中文Z聽得懂也會講,但文化上就是覺得和這些強國小朋友沒甚麼交集,更別談更進一步的做朋友。在Z的身上我於是看到,明明都是黑頭髮黑眼睛黑鼻毛,但在美亞裔大不同。對Z來說,雖然只有小學三年級,但是她的自我認知是美國人遠超過她亞洲人的外表。甚麼時候來美、來美多久,也會成就不同的亞裔圈子。正如同顏色的羽毛通常都會湊在一起,類似背景的亞裔人士也往往會一起聚集。而在美國亞裔圈子裡面,我看到的完全不認為自己是亞洲人的white washed Asians(以下用WWA為簡稱)、小時候過來的小留學生長大後變成老移民、以及大學以後過來的菜鳥新移民Fresh off the boat(簡稱FOB)。其中民族優越感的呈現度又以WWA>ABC>小留學生/老移民>新移民FOB。

  1. WWA(White Washed Asian)
他們很可能是第三四代的移民,說英文完全沒腔調,閉上眼睛跟他們講話甚至會聽不出來他們是亞洲臉孔,基本上就是外黃內白的徹底大香蕉。他們對身為美國人有非常大的優越感,標榜自己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無論祖先從哪裡來都跟他們沒關係,甚至會覺得祖先來的地方頗為落後,不喜歡別人把他們和those Asians(those Asians在他們口中就是非WWA的族類)那些亞洲人畫上等號,甚至會想盡辦法的努力不去做那些亞洲人愛做的事情,比如殺價、去華人超市買菜、或坐月子這種事情。他們可能練瑜珈、喝白酒、還穿著露露檸檬的緊身褲(ㄟ在天龍國是喝白酒在洛杉磯則是喝Kombucha之類的飲料)吃有機沙拉或是同等級的假掰美食,買菜絕對會選whole foods或是trader joe’s,覺得亞洲的文化只停在Chinatown中國城內,同時覺得中國城又擠又有異味,和他們實在不搭。雖說他們口中也是在美國人人平等,但是他們的朋友大都是不同人種的人又或者是跟他們一樣的WWA。
  1. 對亞洲文化有興趣的ABC
我知道你會說,ABC不是只在美國出生的華裔就算嗎?這道理我知道,不過為了區分對自身文化不感興趣的WWA,這裡則是指對亞洲文化有些許興趣的ABC。這類的ABC要不就是住在大家熟知的華人區,要不就是父母親是小留學生。他們不介意去99買菜,甚至在挑選醫生(或是SPA店家、理髮師、美甲店等等)的時候會避開白人的診所,因為極有可能價格會硬生生地高出一倍,只因為該診所的裝潢比較好、坐墊比較軟大廳還會放Ed Sheeran 的歌,寧可會覺得應該要找個在美國受訓和他們同樣背景的ABC比較接地氣。他們熱愛亞洲因為覺得那裏的物價便宜到不可思議,服務好到不行,但真叫他們移民去亞洲住則當然是不可能,因為他們也同時離不開這裡的In-N-Out(紐約的話是Shake Shack),同時還是認同自己是美國人。(更多ABC分析請看我之前的文章:ABC vs.小留學生
  1. 小留學生/老移民
我把小留學生定位為從青少年之前來美的族群,美國台灣兩邊的教育都有接收到,也都影響他們。乍看之下他們擁有許多父母期許的雙語雙文化(bicultural又bilingual)。有著台美兩個文化的最佳優勢,他們比美國學生更注重成績但又比台灣學生放得開。但是這類型的族群也有著許多不容易,因為父母是第一代新移民(或是根本沒移民),對於兒女的期待還是有亞洲文化那種萬般皆下品,唯有念書高的觀念在。大部分的父母會希望小留學生能夠得到美國最好的教育和機會,但卻又做不到美國父母的完全放手或給予孩子自由。於是他們不太被鼓勵在美國摸索,而是被鼓勵選擇某一個在父母眼中安全的科系。小留學生看似遊走於兩個文化之間游刃有餘,但其實有許多文化上的矛盾。他們一方面努力地想要適應這個新環境,另一方面卻也努力在討好父母價值觀之間尋找平衡點。
我曾經遇過一個初中的年輕病人小B,父親是台灣人,雖說移民來美多年,但來診所看病的時候看的出來完全是以台灣式的思維來和我們討價還價(雖說他們住的區域是洛杉磯房價最高的區域之一,所以我知道絕對不是付不起的問題)、問我們可不可以不要預約就直接幫B做手術,我們解釋因為後面約了其他病人,所以真的無法配合,請他改時間預約,他就拍桌大罵,嚷嚷著我們不通情理,說我們診所好麻煩。只見B羞紅著臉,一直跟他爸爸說,"No Daddy! Stop it! You are 麻煩!"因為父母和美國文化格格不入而感到十分丟臉的例子我就看過幾十樁。另一位住在天龍國的Q太太在五歲時移民來美,Q說著流利的中英文和台語,但卻告訴我因為在成長的路程中,有太多文化的隔閡造成她和父母之間的彼此傷害。比如她說她父母常說,"如果是這樣,你應該這樣或那樣做。"應該這兩字中文裡是一個中性的用語,代表著父母的建議。但是在英文裡面說"You should do this or that"卻往往有命令性的成分存在,平日裡被這樣用的話往往也有一個負面的意思存在。
在美小留學生在面對文化衝擊不容易,拿捏不好時會呈現兩個面向,一種就是過度自信,另一種則是過度自卑。由於小留學生很多都是被父母捧在手掌心上,跨越無數隔閡撒下大筆在台灣看作是天文數字的金錢才來到美利堅合眾國。因此通常也是台灣家族之中艷羨或被談論的對象,覺得在國外讀書一定很優秀,殊不知在國外念書和優秀並不能畫上等號,但鄰家阿嬤和表姑媽可不這麼想,更有可能開始和其他阿姨談論如何幫你娶到一門好親事。誠如我在ABC vs.小留學生裡面所提到的,回台灣隨便講個兩句英文就會有一拖拉庫女生自動貼上來,很多時候會導致某些男生自我感覺良好,劈腿愛玩樣樣來,反正萬一發生甚麼事情還可以說阿可是在美國我就是習慣和女生摸來摸去、親來親去當朋友,是你自己誤會巴拉巴拉巴啦。不過我也發現一個有趣的事情,就是這類型男生往往在交過、玩過各類型女生也從事過各種運動(喔我是說健身你想到哪裡去了)之後,最後不知道為什麼都娶長輩喜歡、又乖又聽話、好掌控、英文講不太好的FOB女生進家門。
另外一型則是過度自卑型小留學生。不少小留學生在求學過程也有被霸凌或嘲笑的例子,影響他們很深。因著亞裔教育底下的背景,積極進取的想在美國闖出一番成績出來。我身邊有不少類似背景的成功人士,但即便在名利雙收或是早已成為父母眼中令人感到驕傲的對象之後,他們卻在情緒上容易緊張或恐慌,覺得自己似乎還做的不夠,還應該要做的更多。而如果在美國不是亞洲人崇尚的四師事業(包括醫師、會計師、律師和工程師),那麼更是會覺得自己在美國不夠成功不夠好。就某些角度來說,小留學生很多時候也帶著父母未能在美完成的期待與夢想,而父母的犧牲很多時候在他們眼裡也是一塊跳板,期望他們能夠跳得更高更遠,讓他們揹負著比同年紀小孩更多一層的壓力。
  1. 新移民FOB(fresh off the boat)
第一代的新移民設定為大學以後來美定居。他們說英文往往會有些腔調,生活習慣和打扮也看的出來和美國當地人有所差異。但是如果地區選的正確,比如住在洛杉磯華人區裡面,有些新移民甚至在日常生活中95%都不需要用到任何英文。他們自知和美國社會格格不入,很多時候甚至會覺得自己是次等公民,因此對於融入美國社會的定義大約停留在能夠在美定居、賺錢、養小孩、最好能夠在好學區裡面買房,讓自己的小孩能擁有自己前所未有的優勢與機會。從台灣連根拔起來美國並不容易,雖說我們往往看到各種實現美國夢的傳奇,但也有不少失敗的例子,比如我就聽過某位來自台灣的醫生在美國想考國考卻連連失利,醫師娘為了支持先生養家,努力工作賺錢在事業上屢屢攀升,反倒讓觀念傳統的先生覺得自己像個魯蛇,一次次的考試失利讓他備感挫折,兩人的差距越來越大,最後走上離婚一條。不過如果真的能夠過五關斬六將,順利的在美國定居,而區域選擇正確,比如住在紐約的法拉聖或是洛杉磯的SGV(簡稱San Gabriel Valley,基本上包含有小台北之稱的華人區),會變成在美國過著台灣生活,吃著台灣小吃、看著台灣新聞、追著台灣戲劇、交類似背景的台灣朋友(順便一起團購吃飯喝下午茶)等等。
基本上,這四個圈子的互動雖說偶爾會有交集,但是大部分還是以和自己相同背景的朋友交友結婚為多。根據美國Pew Research的調查顯示,在美亞裔有70%都選擇和自己的族裔結婚,而其趨勢也慢慢攀升。
一不小心寫了太多,但這是我個人在美的主觀觀察。下一篇再來寫亞裔在美的歧視狀況。
更多美國旅行資訊請看<在地人玩美西>,更多美國文化分析請看<美國人的真正生活>!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