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國人打交道:溝通的藝術

 


T是我的高中死黨,目前住在韓國,好幾年沒聯絡,在最近透過Line重新搭上線。T興高采烈的說,「告訴我你的地址,我要寄聖誕卡片給你。」

於是我寄了一張非常普通,上面印著我們全家人照片的聖誕卡片給她,而在一個多月後,我收到從韓國寄來的包裹,裡面有T為我們一家三口精心製作的手工口罩、一大袋可以餵飽一軍團的韓國餅乾和點心、和一封親手寫的信。

我當時的情緒非常複雜,一方面對T的關愛十分感動。但另一方面,我也真的很想找個地洞鑽進去。

在美國生活多年,我已經習慣說一是一,說二是二,比如「我要寄卡片給你。」就代表我要寄卡片給你,沒有其他意思。

但我顯然忘記T生活在亞洲,我要寄卡片給你真正的含意,是「我想要寄個貼心聖誕包裹給你,但我不好意思直說,所以用說要寄卡片的方式告訴你比較委婉,也比較有禮貌。」

曾經在和以馬內利的執行長聊到台美文化溝通差異時,他說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話,「在台灣,理解溝通是聽者的責任。因此我們習慣說得委婉和詩意,也習慣去揣摩上意。但在美國,把事情說清楚講明白,是講者的責任,所有的事情往往是一目了然,越清楚越好。」這段話讓我深思許久,「溝通」二字(或是在英文裡的communicate)無論是在美國還是台灣都常被討論,但其代表的意思卻大大不同。

以亞裔文化來說,通常職位較高或輩分較大的人擁有話語權,而通常一說話,聽者(比如晚輩或下屬)的義務和責任並不是表達自己的意見,而是迅速去理解或消化吸收這項資訊,並且想辦法揣摩其他含意。甚至連老闆或是長輩只要咳一聲,熱茶馬上遞過來這個動作,就代表機靈透頂。如何聽到話中的真正含意,也是我們從小到大就學會的一項技能,如果爸媽說,「考這樣的成績,丟盡我們家的臉,我沒你這樣的女兒。」如果你真的離家出走,就會被視為不懂事和大逆不道,爸媽真正的含意是,「你的成績讓我失望,但我覺得你能做的更好,講些傷人的話,也是希望給你壓力逼出你的潛力。」姑且不談這樣的溝通方式好或不好,但大部分的孩子往往就會使出道歉SOP,一把鼻涕一把眼淚說我錯了,我再也不敢了,我一定會更努力,真的不行就下跪,不然就請出家裡的爺爺奶奶(或whoever可以鎮得住的長輩剋星)來幫忙。

由於亞洲是群體主義至上,長輩發脾氣時,去妥善處理長輩的情緒,是晚輩(或下屬)的責任。無論氣的有無道理,在倫理常規下,晚輩被教導要對這樣的情緒照單全收,並且去思索該如何改進和調整,好避免長輩再次生氣。然後等晚輩成為長輩,下屬成為老闆,也用同樣的方式應對,底下的人也學會對於坐在這個位置的人揣摩猜測上意,根據上級或長輩的意思走。這樣的行為模式看似教出乖巧的晚輩,但是卻也壓抑自身的情緒,畢竟自身的情緒不比群體的好壞來的重要。

許多在美亞裔長大的ABC如果擁有第一代新移民的父母,很多時候都會出現類似的狀況。T媽和我同年,父母來自香港,她從小就被教育要壓抑情感,不准哭、不許哭這樣的字眼常常在他們家發生,遇到挫折只有聽取長輩教訓的份。那些負面情緒也被視為懦弱的象徵。T媽卻注意到家人只要一吵起架來,就像打雷閃電一般,像要把屋頂掀開似的大吵(尤其在談論政治時更加容易觸碰到XD)。令她納悶,為什麼情緒只能處在兩個極端當中?不是沒啥情緒壓抑情感,就是大潰堤大爆發?而T媽不是唯一例子,其實亞裔文化中往往把情緒(尤其是負面情緒)看做是洪水猛獸,但是這些情緒卻沒有消失,要不就是下次吵架時大爆發,要不就是對自己生氣導致憂鬱症,其實都不是太健康的作法。尤其是,當這樣的思維模式拿來和美國人打交道,卻不太適用之時。

在美國,自己的情緒必須自己負責。比如上述說反話的例子,往往就會被形容為passive aggressive(中文翻譯被動攻擊型),而這是帶有負面意思的形容詞,其殺傷力不比aggressive(攻擊型)來得少。我的好姊妹Y最近便告訴我,同樣在第一代新移民家庭長大的她,習慣用passive aggressive的型態來溝通,有一次男朋友讓她失望,她不好意思明說,更沒有在第一時間直接表達,可是氣還沒消,後來傳簡訊說,「我沒事,我很好,只不過我男朋友不在乎我而已。」以往她過去的亞裔男友都會自知理虧,藉機哄她讓她不要生氣,如果是瓊瑤劇的話則會在這個時候必須激動的說,「我錯了,我永遠不要跟妳分開」之類的肉麻話。但她的白人男友卻直截了當的說,「我很抱歉讓你失望,但你不開心應該在第一時間跟我說,而不是用這種迂迴的方式來讓我感到內疚。你這麼做是passive aggressive。」換言之,表達失望是Y的責任,猜測為什麼女朋友生氣不是男朋友的責任。

深入一點來說,美國人認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因此長輩的情緒,更不應該交由晚輩處理。孝順在東方社會來說是晚輩的責任,但在美國則是反向思考,父母對孩子的付出是孩子應有的權利,擁有負面情緒(比如哭鬧)也是孩子的權利。因此美國的教養書一大篇幅都是在教父母如何自己妥善管理情緒,把自己的燃爆點降到最低,在自己不爆走的狀態下好好的教小孩,而不是要求父母去極力改變孩子,讓孩子變更乖或更服從父母。

因此,在這樣環境成長的美國人,學會了如果不舒服會自己說出來,想要甚麼也會主動去爭取的習慣(延伸閱讀:說話爭取的藝術)。以下我分享一些在和美國人溝通的小撇步,也歡迎各位朋友多補充:

  1. 先妥善處理好自己的情緒:東方文化讓我們學會壓抑或隱藏情緒,但這也讓我們跟T媽的家人一樣,一不小心就容易大爆走。如何適時的釋放自己的情緒、或是檢視情緒是否受傷都是一門大學問。如果對於外人看來微不足道的小事感到易怒、隨時隨地想要爆哭、除了越吼越大聲以外沒有其他的表達方法,其實都是情緒出問題的跡象。在美國,旁人沒有義務來替你分憂解勞。擁有負面情緒非常正常,無論是找姊妹淘、牧師、還是諮商師紓解,都是自身的責任,請務必好好正視和面對自身的情緒。
  2. 不好意思還是裝客氣都不太管用,清楚明白的表達你的需求:在和美國人交談時,請不要點到為止,越少模糊地帶越好。如果這有點困難,那麼就想像眼前的美國人是你人生當中遇過最不靈活,最不會舉一反三,反應最魯鈍的人,而你需要和他溝通,那麼這樣或許會容易一點?!
  3. 避免說你應該如何如何(should:美國是個重視自由的社會,沒有誰應該如何或應該怎麼做的說法。朋友H是五歲從台灣移民來美的小孩,爸媽都和她說中文,但她卻告訴我,她和父母的關係中常常因為文化隔閡而感到受傷,比如她媽媽老是說「你應該如何如何做,」讓她覺得被貶低,自己的意志不被尊重。而我告訴她,在台灣用語裡面,「應該」其實是中性,不是負面的,比較像長輩殷殷切切的的叮嚀,這令她恍然大悟,原來這些年對父母的怨懟,都來自於這個文化上的誤會。如果真的一定要用should,那麼或許在後面加個consider,你應該考慮如何如何,會聽起來軟化許多。
  4. 言簡意賅:根據Intercultural Mindset跨文化思維網站指出,那些花言巧語的馬屁話可以省略,直白的告訴美國人你所要表達的重點,為什麼要占用他們的時間,最後再重申你的重點才是王道。
  5. 面對南方人,避免正面衝突與交鋒:跨文化思維網站也提到,南方人對於禮貌有一定的程序,比如說yes ma’am、no sir、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切記避免過度直接的指責,言詞也建議要軟化一些。

雖說和美國人溝通時必須花很多時間把話說清楚講明白,和美國人溝通最大的好處,大概在於不必猜測心意,也不必擔心對方有沒有偷偷生氣,或偷偷被冒犯。如果有,大部分的美國人都會直言相告。

你有和美國人因為溝通上面產生誤會嗎?留言來告訴我吧!

(延伸閱讀:如何讓第一次見面的人喜歡你人情味兩三事說話爭取的藝術如何在美國避免和面對歧視遠距離戀愛行不行沒那麼簡單的失業救濟金一切都從清大便開始菜鳥新移民vs.歸國留學生留學的預備,虎媽的戰果虎媽放手的勇氣我的小胖老闆遲來的右邊先生患難見真情遠距離甜心診間愛情故事十個不可不知的舊金山天龍國文化十點讓你了解美國的小費文化如何融入美國的聊天文化如何當個臨時的在地人美國的醫師娘(上)美國的醫師娘(下)ABC vs 小留學生 紐約客的美麗與哀愁美國約會網站大作戰

Dr. Phoebe的臉書更多Dr. Phoebe的文章關注Dr. Phoebe的哀居

想聽美國女人悄悄話請看<美國女子學>,美國旅行資訊請看<在地人玩美西>,美國文化分析請看<美國人的真正生活>!

留言